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升博体育建议提案
升博体育建议提案2019年9月18日,习总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线月中央局审议《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积极行动,我市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看问题不少,一是认识浅。不少同志认为此战略只与齐河县有关,与县市区关联面不大。二是思路窄。认为这项工作太虚,没有抓手,无法融入我市发展大局。三是办法少。有的同志虽有意向,但苦于找不到具体办法,拿不出有效措施。为此建议:
一、增加文化认同。我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德州之“德”源于“德水”,而德水即为古黄河别名。汉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隋改“安德”为“德州”。我市年引黄量13亿立方米左右,2019年引黄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例高达67.97%。我市地理、地貌、名称、现状上,都与黄河有天然联系,密切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可以比拟。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扎实的实践行动,投入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
二、强化项目支撑。项目是发展的基础,不能靠被动等待项目,而要主动策划项目、争取项目。一是从总讲话中搜寻项目。困难问题就是项目,目标任务还是项目。我们可以从洪水风险、水资源严峻等问题中找项目,还可以从加强生态保护、弘扬环境文化等要求中挖项目。比如可以根据“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加强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落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京津冀南部和山东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乐陵庆云百万亩金丝小枣生态区建设。二是从国家战略、省规划中增列项目。我市要主动参与国家和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时发出德州声音。抓住国家建立黄河公园的机遇,打造提升黄河国际生态城、黄河水乡及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新河国家湿地公园。“十四五”期间,山东要干100件实事。我市要在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增列项目。争取将省里正在策划的黄河流域现代农业科学城引入我市。三是根据政策精神和我市实际筹划项目。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要求,筹划德州沿黄风情带,建设新六产融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三、突出地域品牌。沿黄流域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把握好水与产、水与绿、水与人、水与文、水与城、水与圈的关系,以文化为魂,共筑黄河梦。对我市来说要突出三大品牌。一是文化品牌。德州之“德”,是先人给我们德州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旅方面,依靠嫦娥奔月、禹疏九河、四女孝亲等传说、典故,八路军入鲁第一站、枣园三结义、渤海教导旅为代表性事件的冀鲁边红色文化平台,主动宣传推介,讲好德字号“黄河故事”,打造“德州三日游”名片。二是农业方面。从村到乡到县,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区域党建联合体这一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继续打造“德州扒鸡”“德州蔬菜”“金丝小枣”等地域品牌和产业优势,再创新发展阶段德州农业新辉煌。三是工业方面。以打造京津冀鲁区域的“活力德州、智造名城”为发展方向,突出黄河、运河、健康升博体育官网、生态等关键词,建立德州黄河改革试验区,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行动计划。借助“市级领导全部担任产业链长推动产业发展”形成的冲击效果,依托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推进泰山体育为代表的体育产业;依托国家级应急医疗产业基地,发展德药、利尔康、钟南山团队“两基地一中心”为代表的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依托中国功能糖城城市品牌,发展以禹王、福洋生物为代表的功能食品与保健品产业;以奥福环保、通裕重工等上市公司为依托,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带动33个产业链再丰满、再延长、再提升,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是学好政策理论。认真组织好国家、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的学习研究,搞好政策宣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强化使命担当。从讲的高度、讲实效的速度、抓重点的精度、抓到底的深度四个维度,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三是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清这是我市全域突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统筹协调,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为一体,全面推动国家、省级规划落地见效。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战略,聚焦具有基础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医养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围绕绿色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特色轻工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紧盯前沿大力发展新基建产业,全力打造“541”产业体系。以黄河三角洲的乐陵、庆云为重点区域,建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推进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能源循环基地。以黄河北侧的齐河、禹城、临邑为重点区域,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医学工程、新材料等生态友好型工业。推动京鲁数谷大数据产业园、数据枢纽京津冀节点及区域重大示范应用项目、黄河生态数字港等超高速数字同城数字枢纽工程建设,依托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算力资源,利用京津冀区域优势,吸引人工智能产业向德州转移,快速形成产业聚集,建设高速超算应用主节点城市,推动和带动我市优势产业提质生效,并作为山东超级算力向北输出的主要节点。
积极推进制造业和数字化融合。深入实施《德州市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扎实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企业上云上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等“五大行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创意研发、科技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互动的产业综合体。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黄河流域农业优势,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一是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坚持按灌区或流域集中连片建设,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率先建成高标准农田。预计2021年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二是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程。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分批次、整建制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集成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选育应用高产、优质、多抗粮食新品种,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示范,推广应用先进耕作、灌溉、植保等现代化装备,加快实现粮食生产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和服务全程社会化目标。全市每年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2-4个,到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5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三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明年省级标准化基地达到40个。四是实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工程。依托黄河流域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种植业、健康畜牧业、生态渔业等重点产业,强化科技支撑、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培育蔬菜、畜禽、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沿黄特色农业产业带。
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主题,以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为主线,大力发展精品旅游,突出地域特色,打造德州名牌,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推进沿黄区域生态型、科技型、消费型城市建设,打造济南市的“后花园”。一是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文化旅游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齐河博物馆群、齐州国际大酒店、德百杂技蟋蟀欢乐谷、平原东海天下温泉康养小镇、夏津德百古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文旅项目建设。每年争取建成1—2个文化旅游项目。二是支持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加快项目建设、争取上级扶持、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与省文旅厅对接,将支持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列入省里各类文旅发展规划。三是深入广泛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工作。积极完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文化惠民消费季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策划实施一批文化旅游体验消费项目,建立一支文化消费体验活动推广普及骨干队伍。进一步推进重点文化消费集聚区、重点文化企业在各自领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题活动。不断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不断提升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努力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文化和旅游资源,共品文化和旅游盛宴。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我局职能,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我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我市有体育器材制造业企业211家,规模以上企业27家,实现营收近79.73亿元,同比增长6.5%。体育器材品类齐全,包括竞技体育器材、商用健身器材、健身路径体育器材、创新类的装配式泳池与冰雪运动装备等产品。我市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单位)3个,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全市体育产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名牌产品3件,国家免检产品1件,120多种器材通过了国家奥委会及其他专项专业认证。
体育器材制造业基础较好,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乐陵市依托泰山体育、友谊器材等骨干企业,形成竞技体育产业集群,连续多年成为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体育器材供应商,销量占国家级赛事市场份额90%以上;宁津县依托迈宝赫、宝德龙、大胡子三家公司,形成室内商用健身器材产业集群,拥有专利50多项,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庆云县依托世纪星文体等企业,形成健身路径体育器材产业集群,现有5家企业获室外健身器材国家认证。
结合德州实际,拟定了《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德州市体育产业专项发展规划》(2021-2025)和《德州市产业集群及园区布局规划》,对体育产业未来5年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延链招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点措施。推动体育器材产业“五化”发展,即场景化、集群化、资本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实现“四个转型”,即由模仿制造向品牌创新转型、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延伸转型、由竞技体育向竞技+大众体育转型。
2021年,我市体育制造业有重点项目15个,其中5个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库,分别是陵城区艾堡森(德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平环保中空临时道路、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项目(仿真冰项目),乐陵市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端体育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年产128万平低温强韧可回收再利用复合材料及应用项目,庆云县山东泰晟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立方米体育用品项目。市工信局将进一步加强专项督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在建项目抓投产,引进项目抓开工,倒排工期,做好跟踪服务,推动企业尽快达产,落实好技改奖补政策。
由市、县、企进行谋划,针对“链主”企业的产品、项目、技术等关键点,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链、提高价值链、布局创新链。从科技创新、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三个方面抓“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目前我市体育产业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仅泰山体育1家,下一步,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在体育的细分行业打造多个“链主”企业和具有竞争力的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
一是抓科技创新。认真梳理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贯,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积极筛选、审核和推荐重点企业通过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重大项目,以点带面树立示范,以面带全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我市体育器材制造业创新水平。我市今年将首次举办“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对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10万、5万、2万元一次性奖励,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提升工业设计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抓品牌创新。大力发挥现有的品牌效应,助力“德州体育器材”品牌叫响全国,以品牌赋能,壮大产业规模。依托品牌影响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的手段,向家用2C(生产商对顾客)端市场发展的模式,打造新的品牌,实现多品牌多方式发展。
引导体育器材区域化错位发展、企业智能发展。以乐陵市为中心打造全球竞技体育器材供应基地,以宁津县为中心打造健身器材产业基地,以庆云县为中心打造路径及场馆器材生产基地,以陵城区为中心打造冰雪项目训练器材生产基地,以经开区为中心打造拼装游泳池生产基地,加快完善集群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形成集群内的分工协作协同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高端化制造,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市文旅部门在全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积极谋划,专门就黄河文化旅游发展形成专题。明确我市黄河文化旅游发展定位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黄河入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典范区、黄河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加快推动编制《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逐步开展调研、法规起草等工作,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力度,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继续做好黄河流域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摸清底数,盘清“家底”,归纳总结出当地文化脉系,健全完善国家省市县名录体系。建立非遗传承人才资料库,对每个项目的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及主要传承人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非遗与“好看的、好听的、好学的、好吃的、好玩的、好买的”等六好要求的结合,不断拓展和提升食、宿、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的非遗内涵,开发多样化的非遗旅游产品。遴选培育一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以非遗项目为核心,以旅游线路和景区景点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旅游品牌。
加大宣传展示力度。利用“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平台推介,继续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和非遗展演活动,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营造人人知晓非遗的浓厚氛围。畅通传播渠道,发挥传统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各种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创新和丰富传播手段,形成立体化传播体系,推动非遗“走出去”充分发挥非遗在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独特作用,积极参加对港澳台非遗交流传播活动,增强德州非遗的知名度、美誉度。
落实文物保护单位四有”,保护范围标志标牌界碑界桩清晰完整、记录档案全面及时、管理人员落实到位,加强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及时把新发现文物依法纳入保护范畴。
继续抓好文化旅游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齐河博物馆群、齐州国际大酒店、德百杂技蟋蟀欢乐谷、平原东海天下温泉康养小镇、夏津德百古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文旅项目建设。每年争取建成1—2个文化旅游项目。
指导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加快项目建设、争取上级扶持、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与省文旅厅对接,将支持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列入省里各类文旅发展规划。
积极完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文化惠民消费季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策划实施一批文化旅游体验消费项目,建立一支文化消费体验活动推广普及骨干队伍。进一步推进重点文化消费集聚区、重点文化企业在各自领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题活动。不断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不断提升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努力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文化和旅游资源,共品文化和旅游盛宴。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水利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市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行动,主动落实,规划并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实现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107.29亿元。主要分为水资源配置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资源开发工程、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水利信息化6大类,其中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超42亿元,创历史新高。先后完成马颊河、徒骇河、德惠新河三大干流及130条中小河流治理,实施24座病险水闸水库除险加固,连续5年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15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河湖长制树立新标杆,民生水利、水资源管理、水利改革等工作亮点频现、硕果累累。
(一)超前谋划,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市水利局主动对接省发改、财政和水利部门,积极研究最新国家和省水利投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做好项目筛选储备工作。截至目前,2021年共争取省以上水利补助资金6.52亿元,涉及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恩县洼滞洪区建设、新建水库、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水库后期移民扶持项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节水基地建设等8大类水利项目,为我市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二)积极争取,提升流域生态保护能力。按照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市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山东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涉及德州事项》、《德州市黄河流域生态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文件要求,市水利局积极提报相关材料数据,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全力配合推动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2021年7月,省水利厅印发《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市水利局积极争取,向省水利厅申请将规划总投资51亿元的德州市水系连通与生态保护工程列入省级专项规划,为后期争取国家和省无偿补助资金做好充足准备。
(三)抓好储备,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经梳理汇总,列入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估算总投资216.93亿元,涉及供水保障工程、防洪排涝工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智慧水利工程、水利高质量发展项目等5大类;列入山东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估算总投资54.54亿元,涉及新建水库、灌区改造、干流治理、地下水超采等23项。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点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储备工作,争取将更多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列入国家、省规划盘子,同时督促相关建设单位提前做好项目规划、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做到不让政策等项目,一旦上级有政策,立即启动项目资金申请,为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